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10月规模以上企业农药总产量159.6万吨,同比增长15.4%;现价工业总产值1044.2亿元,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40.3%,同期全国化学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8.9%,农药工业的增幅在整个化工行业中居首位。在生产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1~10月现价销售产值共计1009.3亿元,同比增长41.2%,产品销售率达到96.7%,同比提高0.96个百分点,全行业呈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态势。
在产销两旺的同时,农药行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杀虫剂比重下降,杀菌剂比重提高;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已于去年底全面停产,高效环保的水性剂型品种快速增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一批品牌产品脱颖而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农业行业近年来着力扎实基础、练好内功的最好见证。
然而,从9月开始国内就进入了传统意义上的农药消费淡季,又恰逢全球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农药产品出口受到极大限制,造成农药工业的产值、销售等多项经济指标的增速出现下滑,少数企业的部分装置限产停产。国际原油价格冲高回落,带动农药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料价格也大起大落,企业处于被动状态。可以说,当前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对市场态势的判断和决策难度正在加大,在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下游客户也采取了持币观望的态度。
对于明年农药工业的发展,预计金融危机造成的不良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较之其他行业产品而言,受到的冲击要小得多。为此,王律先指出,农药工业当前要继续加速调整行业产品、技术与企业组织结构,制止盲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依靠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提供质优价廉、适销对路的农药产品,同时通过节能减排与挖潜增效,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继续扩大出口,出口不仅有利于促使企业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和优化产品结构,平衡调节国内农药消费淡旺季,而且有利于在行业内推进责任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