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4月9日电(记者 田建川)广东出入境查验检疫局9日通报,到4月6日,广东口岸共检出14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从4月开端,查验检疫部分已在口岸一致展开蚊类监测和操控举动,加强出入境人员检疫防控办法,全力防备登革热传入传出。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其主要传达媒介为伊蚊(花斑蚊)。据了解,依照联防联控机制,广东口岸查验检疫组织对发现的登革热病例均已及时通报当地疾控部分,共同提高全体防控作用。
广东出入境查验检疫局通报称,当时广东口岸蚊虫逐步进入活泼期,周边国家连续产生登革热疫情,跟着出入境旅行旺季的降临,口岸登革热防控作业凸显紧迫性和重要性。
据介绍,依据2014年周边国家及广东省登革热疫情的产生和局势研判,广东出入境查验检疫局本年的口岸蚊类监测举动从4月开端,比从前提前一个月开端,推迟一个月完毕,拉长监测时刻,不留监测空白,监测时刻到达8个月。
广东查验检疫部分加强对要点口岸的监测,对2014年捕获蚊类数量较多以及诱蚊诱卵指数(MOI)偏高的10个口岸进行要点监测,尤其是人员密布的旅检口岸。各口岸查验检疫组织活跃推动成蚊和幼虫监测,以蚊媒监测成果为预警目标,一旦超出规范,各口岸查验检疫组织将及时发布预警,告诉口岸运营者,辅导其依据口岸特色展开环境操控、生物操控、使用杀幼虫剂、操控室表里栖息地等灭蚊举动以及做好个人防护。
广东出入境查验检疫局加严对入出境交通工具、货品、集装箱的检疫查验,谨防外来蚊媒本地繁殖、下降所携病毒本地传达危险。本年一季度,该局已从入境交通工具和集装箱中截获蚊类17起,其间两次从入境船只的积水中截获白纹伊蚊幼虫。